中国语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的语言文字(或者称作中国语文)是指在中国范围内各个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和文字的总称。
目录 |
[编辑] 官方语言
中国历史上的官方语言一直是中文(汉语和汉字)。白话文运动以前,中国使用文言文作为书写体系,而白话文运动以后,则推行白话文书写。
目前中国大陆的官方语言是普通话,官方文字是简体中文。在香港的官方语言则还有粤语和英语;澳门的官方语言除普通话外,还有粤语和葡萄牙语。地位比较特殊的台湾(参看台湾问题)也是使用汉语和汉字。除中国大陆以外的这几个地区所使用的文字则是繁体中文。
此外,中国各地还使用不同的汉语方言进行口头交流。
[编辑]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由于长期受到汉语的影响,中国的少数民族现在全部都能使用汉语进行交流。除个别民族以外,绝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而且由于长期的交流合作,对于语言的影响很大。有的民族同其他民族一起使用同一种语言。
中国各民族语言从语言系属分类上来说,分别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印欧语系、南亚语系以及南岛语系(关于南岛语系存在争议)。另外朝鲜语的归属存在争议。
有十个民族从来没有自己的文字,在中国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他们发明了新的语音字母。
[编辑] 汉藏语系、苗瑶语系、壮侗语系
[编辑] 藏缅语族
- 阿昌语(阿昌族)
- 阿侬语(怒族)
- 白语(或称民家语,白族)
- 仓拉语(门巴族)
- 藏语(藏族)
- 独龙语(或称俅语,独龙族)
- 格曼语(西藏藏族)
- 哈尼语(哈尼族)
- 基诺语(基诺族)
- 嘉绒语(四川藏族)
- 景颇语(景颇族)
- 拉祜语(拉祜族)
- 傈僳语(傈僳族)
- 珞巴语(珞巴族)
- 门巴语(或称仓洛语,西藏门巴族)
- 纳西语(纳西族)
- 怒苏语(怒族)
- 诺苏语(四川彝族)
- 普米语(普米族)
- 羌语(羌族)
- 柔若语(怒族)
- 撒尼语(云南彝族)
- 土家语(土家族)
- 彝语(彝族)
- 载瓦语(云南景颇族)
[编辑] 苗瑶语系
[编辑] 壮侗语系
- 標話(廣東漢族, ~80K)
- 布央語(雲南壯族, >3K)
- 布依语(贵州布依族, ~2M)
- 村語(海南漢族, ~60K)
- 傣语(傣族)
- 掸语
- 侗语(侗族)
- 錦語(貴州布依族, 2.4K)
- 拉基語(雲南彝族, ~200人)
- 拉珈语(瑶族)
- 黎语(海南黎族, >0.8M)
- 临高语(海南漢族, ~0.5M)
- 毛难语(毛难族)
- 莫语(貴州布依族, ~5K)
- 仫佬语(仫佬族)
- 侬语
- 普標語(雲南彝族, ~50人)
- 水语(贵州水族, ~0.3M)
- 佯僙語(貴州布依族, >10K)
- 耶容語(广西瑶族)
- 仡佬语(仡佬族)
- 羿語(川黔苗族, 瀕危語言)
- 壮语(壮族)
[编辑] 南亚语系
[编辑] 南岛语系
- 台灣南島語言共27種(大陆官方仍合称高山语)
[编辑] 阿尔泰语系
[编辑] 蒙古语族
[编辑] 突厥语族
[编辑] 满-通古斯语族
[编辑] 印欧语系
[编辑] 孤立语言
[编辑] 已经消亡的语言
[编辑] 參考书目
- 孫宏開,“中國空白語言的調查研究--附錄:中國各少數民族使用語言情況”於中國語言學的新拓展:慶祝王士元教授六十五歲華誕,石鋒等編,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出版,1999年。
- 鄭張尚芳,“白語是漢白語族的一支獨立語言”於中國語言學的新拓展:慶祝王士元教授六十五歲華誕,石鋒等編,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出版,1999年。
[编辑] 参看
[编辑] 外部链接
- 中國語言論壇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数据库
- 向柏霖的网站-藏族的语言
- The Sino-Tibetan language family
- “Ethnologue”
- “Languages in the World”
- “An Introduction to Comparative Turkish Linguistics”, The Turkology Update Leiden Project
- “Hmong Lessons – Foreword”, Nyablaj
- Languages of the World
- Türk Dilleri - Languages in “SOTA Turkic World Pages”, SOTA: Research Centre for Turkestan and Azerbaij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