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小学是人们接受最初阶段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6-12岁为小学适龄儿童,小学阶段教育的年限通常是五年或六年。小学教育阶段后为中学教育阶段。中華民國在1968年之前實施六年義務教育的學校是國民學校,簡稱國校。自從1968年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以來,國民學校改稱國民小學,年限六年,簡稱小學或國小。
目录 |
[编辑] 历史演变
[编辑] 小学教育目标
小学教育的目标通常是培养学生使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的逻辑思维能力,简单的计算能力,读写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然常识。
[编辑] 小学课程
[编辑] 臺灣地區
小學課程的學習領域主要有語文、生活課程、數學、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英文(英文於民國91年漸漸步入小學課程)、藝術與人文、健康與體育、彈性、綜合活動,其使用課本因學校而有所不同,以下是各科的簡單介紹:
- 語文
- 語文是學習及建構知識的根柢,語文學習應培養學生靈活應用語文的基本能力,為終生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 生活課程
- 數學
- 現在以建構式數學的教法,培養學生數學的邏輯推理。
- 社會
- 涵蓋了歷史、地理、公民等不同領域,讓學生了解這個環境與社會。
- 自然
- 包含了科學、天文、自然觀察等,提高學生追求實證的態度。
- 英文
- 因教育部正視英文,因此於民國91年增加英文這門科目。
- 音樂
- 學習音樂,以提高學生藝術氣質。
- 美勞
- 藉由不同型態的勞作,讓學生體認到藝術之美。
- 電腦
- 藉此提高學生的電腦能力,跟上時代的腳步。
- 健體
- 以口語傳達、動態教學等方式,讓學生培養運動習慣並領略健康的重要性。
- 彈性
- 此課是為了增加某些科目的節數,由教師自行決定的課。
- 綜合
- 課程主要以學習單字、看影片為主,其範圍廣大,做為教授人生道理等的教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