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冯·兴登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保罗·冯·兴登堡(Paul Ludwig Hans Anton von Beneckendorff und von Hindenburg,1847年10月2日出生于波兹南,今波兰,1934年8月2日逝世于東普魯士)是一位德国陆军元帅和政治家。在魏玛共和国时期他是第二任总统。
目录 |
[编辑] 军事生涯的开始
兴登堡出生于一个普鲁士军官家庭,因此他也从军开始军队生涯。从1859年到1866年他进入军事学校,1866年他以中尉的军衔参加普奥战争。在1870年到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他也以军官身份参加。1903年他晋升为上将,1911年他64岁退休。
[编辑]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崛起
三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重新入役,被任命为东方战线第八军的司令官。1914年终於击败俄罗斯军队为他带来了许多荣誉,他被晋升为元帅。他的这次胜利后来成为他的名声和传说的基础;但与他共事的人都认为他只是一个傀儡而已(Wooden titan, 意即巨大的木偶),真正运筹帷幄的是埃里希·鲁登道夫将军。1916年8月他继冯·法尔根汉为陆军最高指挥官。1918年他试图为了营救德皇劝威廉二世逃离德国。他与新政府合作试图平息德国内部的动乱。1919年7月凡尔赛和约签署后兴登堡辞职。在国际联盟的调查委员会前他散布所谓的“匕首传说”(刀刺在背传说),称德国陆军在战场上未被战胜,陆军是在停火后被德國革命“从背后暗算”的。
[编辑] 魏玛共和国总统
魏玛共和国成立后右翼政党要求兴登堡参加竞选总统。面对政治的腐败,人民的贫困,兴登堡对国家的责任感使他参选。1925年4月兴登堡被选为弗里德里希·艾伯特的后任,5月12日他宣誓就职。虽然他本人是一个保皇党人,对魏玛共和国持怀疑态度,他依然按宪法执行他的责任。
[编辑] 总统内阁的开始
1930年兴登堡不经议会商议委任海因里希·布吕宁为帝国总理,由此他开始了总统内阁制,在这个制度中内阁总理只向共和国总统负责,不向共和国议会负责。由于当时议会内所有包括德国社会民主党和德国中央党的民主党派为了防止阿道夫·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而一起支持兴登堡,因此兴登堡得以在1932年再次委任布吕宁为总理。
[编辑] 从帕彭到希特勒
1932年的选举结束后,兴登堡越来越依靠他自己的一小批右翼的朋友和战友的顾问了。这些人中包括他的儿子奥斯卡·冯·兴登堡、他的庄园的邻居、库尔特·冯·施莱谢尔中将和弗朗茨·冯·帕彭。这些人劝他解雇布吕宁而提名帕彭为总理,因为他们希望帕彭的政策更偏右。这个计划失败后这些人考虑过通过政变来达到这个目的,但施莱谢尔拒绝提供军队进行政变,因此这个计划也被放弃了。最后施莱谢尔本人被委任为总理,施莱谢尔试图将纳粹党中的左派格里哥·斯特拉瑟等人拉过来,但没有成功。
[编辑] 任命希特勒和政治生涯的结束
1933年1月30日兴登堡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德国总理。虽然兴登堡本人对纳粹反感,但他越来越陷入这些人的影响之中。同年3月24日发布的授权法案实际上废除了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制度,为希特勒的独裁统治铺平了道路。
[编辑] 逝世和遗产
兴登堡的健康和智力已经长时间很差了,因此1934年长刀之夜时他毫无恢复和保证国家法制的能力。但对希特勒做出了警告,使他结束血腥屠杀。当希特勒到他的庄园上去看望他时,躺在病床上的兴登堡把希特勒当作德国皇帝,称之为“陛下”。按其遗愿,兴登堡应该简单的葬在他的庄园上,但希特勒将他葬在他过去战胜俄罗斯的战场上,并为他树立了一座纪念碑。兴登堡死后对希特勒来说最后一个他成为独裁者的障碍被消除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为了防止他和他夫人的棺材被苏联军队破坏,德国陆军将它们转移到马尔堡。它们至今放在那里的伊丽莎白教堂北钟楼的祈祷阁中。经教会首领决定它们今天不再被用灯光照亮。
保罗·冯·兴登堡是柏林、代特莫尔特、路德维希堡、明斯特、法兰克福、汉堡、卡塞尔、卡尔斯鲁厄、科布伦茨、吕贝克、纽伦堡、波茨坦、哥塔和茨维考的名誉公民。
前任: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 |
德國總統 1925年 - 1934年 |
继任: 作为国家元首阿道夫·希特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