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北縣 林口鄉 |
|
舊名 | 樹林口、坪頂 |
行政區類別 | 鄉 |
經度 | 東經121.23度 |
緯度 | 北緯25.05度 |
總面積 | 54.1519km2 |
戶數 | 19,582戶 |
人口 | 61,338人(2006年10月) |
鄉長 | 黃世榮(代理) |
區劃 | 17村365鄰 |
政府網站 | 林口鄉公所 |
機關所在地 | |
民意機關 | 林口鄉民代表會 |
郵遞區號 | 24400 |
毗 鄰 | 八里鄉、五股鄉、泰山鄉; |
林口鄉位置圖
|
林口鄉,舊名樹林口、坪頂,是台灣台北縣的一個鄉級次級行政區,位於林口台地上,海拔高250公尺,總面積54平方千米,東與五股鄉為界,北鄰八里鄉,東南與泰山鄉為鄰,南壤桃園蘆竹、龜山兩鄉,西濱台灣海峽。中山高速公路林口交流道就在林口南部。境內以竹林山觀音寺為較重要的地標。長庚醫院林口總院及體育園區(林口體育館)設於桃園縣龜山鄉,緊臨本鄉。林口鄉地廣人稀,總人口約6萬人(2006),不過隨著交通建設的開發及工業區、新市鎮重劃區陸續開發,林口鄉已經由農業鄉逐步轉變為工業、商業與農業共存的鄉鎮。重劃區內最多大樓聚集的路段為文化一路、文化二路、忠孝路及仁愛路這4條路段所圍起的街廓。
目录 |
[编辑] 歷史
[编辑] 史前遺跡
林口之住民,始於台灣原住民凱達格蘭族。林口考古的最重大發現,是1997年發現分佈於林口與八里沿岸的「太平村遺址」。出土文物分為石器、陶器、化石三類,根據出土文物判斷為一有多重文化層壘壓的遺址,幾乎涵蓋了台灣北部地區大部分的史前文化層,如大坌坑文化、圓山文化、植物園文化、十三行文化等,而學者劉益昌也證實,在太平村海域發現一萬年前的人類頭蓋骨與下顎骨,是台灣出土最完整的人類化石,出土時並伴隨加工過的動物骨骸與陶器,證實上萬年前林口、八里一帶就有人類活動。
[编辑] 漢人墾殖
1642年,根據荷蘭人的記錄推斷,林口一帶為八里坌社的原住民所居。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一書中,也記載在康熙年間(1697)的台北平原有「八里分」(八里坌)社,屬於淡水總社。漢人對林口的開墾,首先以林口北部的海岸平原開始。至乾隆五年(1740),林口地區已經有漢人聚落「大灣莊」(今日的大、小南灣,位於海邊)的存在。至1760年,在今日的林口區域記載有「大南灣」、「小南灣」、「大牛稠莊」(今日的南勢村一帶)等漢人聚落,,顯示漢人已經由海岸逐漸登上林口台地。其中開墾者多為泉洲人,在南勢埔尾一帶,也有粵人加入開墾,成為林口少見的粵籍聚落。此時八里坌社仍在記載中,顯示原住民仍在林口活動。而其中位於交通要道的樹林口(今日的林口街)一帶,也逐漸形成了大的庄落,成為林口的中心。1871年,林口又出現了「大坪頂莊」,光緒年間,再出現「瑞樹坑莊」,林口的聚落分佈大致完成。
[编辑] 行政區變遷
1875年(光緒元年),林口的行政區屬於淡水縣八里坌堡,1895年台灣割讓日本後,林口屬於台北縣淡水支聽管轄。1899年隸滬尾辦務署,1902年廢縣為廳,屬於台北廳滬尾支廳。1909年,支廳下設區署,林口西南部的東林、菁湖、湖南三村,隸屬新莊支廳樹林口區,東北部隸屬大南灣區。1910年廢縣為州,隸屬台北州新莊郡林口庄。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更改為林口鄉,屬於新莊區的一部份。1950年後廢區,改由台北縣直轄,直至今日。
今日林口鄉共下轄有東林村、林口村、西林村、菁湖村、中湖村、湖北村、湖南村、南勢村、東勢村、頂福村、下福村、嘉宝村、瑞平村、太平村、麗林村、仁愛村、麗園村等村。
[编辑] 地理環境
林口鄉主要是由林口台地為主體所組成。地形有平坦的台地面(佔42%)、丘陵谷地(57%),還有部分的濱海灘地。台地東北方緊鄰觀音山,以河谷為界、東南邊以新莊斷層與台北盆地相鄰、西側與桃園台地相接,中隔南崁溪。由於台地地勢平坦,缺乏屏障、因此林口經常風力強勁。而由於氣候高溫多雨,台地上的泥土淋溶作用旺盛,因而形成強酸、不肥沃的紅土層,不利農耕,只利於茶樹栽種與紅磚的生產。加上日治時期,日人積極開發,設茶業傳習所,廣植茶樹。因此林口的茶園的開墾與紅磚製造業曾盛極一時。
林口的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颱風與豪雨;冬季則寒冷潮濕。由於林口瀕臨海岸,加上台地地形缺少屏障,風勢強勁,因此夏季與北部其他地區相比,顯的涼爽、冬季則比較寒冷。根據中央氣象局在1996~2000年的資料顯示,年平均溫為22.1度,最冷月均溫15.1度,最熱月均溫28.7度,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9.5%,二月至三月濕度可達84%,十分潮濕。
[编辑] 著名地標
[编辑] 竹林山觀音寺
- 主条目:竹林山觀音寺
竹林山觀音寺,是位於台灣臺北縣林口鄉的著名景點,位於林口鄉竹林路325號,為一佛道混合寺廟,奉祀十八手觀音,香火鼎盛。廟前有占地約兩萬坪(約66000平方公尺)的中式庭園,供遊人休憩,由於園中種植櫻花,春天常湧入賞櫻人潮。
[编辑] 林口火力發電廠
由台地沿著山路而下,在接近八里鄉的海岸邊,在山坡上遠眺即可見到濱海的林口火力發電廠之大煙囪,與林口一帶的台灣海峽美景。林口火力發電廠為遠東地區的大型火力發電廠,所產生電力專供台灣北部工業用途。
[编辑] 林口高爾夫球場
林口高爾夫球場為1963年,由政府官員與社會人士如吳三連、許水德等人所籌建,適逢林口茶業不振,由林口鄉公所負責茶園土地收購工作而建成,目前共有球道27洞,為台灣早期著名的高爾夫球場,常有達官貴人往來其間。
[编辑] 交通
- 三重客運、汎航通運行經中山高速公路至臺北車站,尖峰時間每10至15分鐘即有一班。車程約45分鐘。
- 機場捷運施工中,主線將掠過林口鄉南端,並有延伸林口市區的支線計畫。
- 台灣鐵路管理局林口線雖以林口而名,但試辦客運車站皆不位於林口鄉境,路線亦未經過林口市區。
[编辑] 林口新市鎮
- 主条目:林口新市鎮
1968年起,政府就計畫在林口成立新市鎮,以抒解台北市的剩餘人口。1975年發佈實施以中山高路公路林口交流道為中心,包括了林口特定區、工業區、住宅區等規劃。
林口交流道以北屬臺北縣林口鄉,以南為桃園縣龜山鄉,新市鎮橫跨兩鄉但仍冠名林口。而新市鎮多數設施,如林口長庚醫院、林口體育園區等事實上位於龜山鄉而非林口鄉。
然而,新市鎮卻因種種原因而發展緩慢,原本預計25萬的人的規模也縮減到8萬人。不過在日後林口長庚醫院的設立下帶來商機,使使新市鎮開始有了起色。加上近年來機場捷運計畫在此地設站,與新市鎮附近龜山鄉的華亞科技園區之開發,更帶動了當地的房地產市場,目前的林口新市鎮正蓬勃發展中。
[编辑] 教育
林口共有兩所大學(包括分部),兩所高中與數所國中小學,教育體系完整。
區分 | 數目 | 名稱 |
---|---|---|
大学 | 2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林口校區僑生先修部 私立醒吾技術學院 |
高中 | 2 | 國立林口高中 私立醒吾高級中學(國中、高中、高職) |
特教 | 1 | 國立林口啟智學校 |
国中 | 2 | 縣立林口國中 縣立崇林國中 |
国小 | 7 | 縣立林口國小 縣立南勢國小 縣立麗林國小 縣立麗園國小 縣立嘉寶國小 縣立興福國小 縣立瑞平國小 |
[编辑] 參考資料
- 「竹林山觀音寺簡介」,竹林山觀音寺。
- 「林口鄉志」,林口鄉公所,2001年。
[编辑] 外部連結
台北縣行政區劃 | ||
---|---|---|
縣轄市: | 板橋市 | 三重市 | 中和市 | 永和市 | 新莊市 | 新店市 | 樹林市 | 汐止市 土城市 | 蘆洲市 |
|
鎮: | 鶯歌鎮 | 三峽鎮 | 淡水鎮 | 瑞芳鎮 | |
鄉: | 五股鄉 | 泰山鄉 | 林口鄉 | 深坑鄉 | 石碇鄉 | 坪林鄉 | 三芝鄉 | 石門鄉 八里鄉 | 平溪鄉 | 萬里鄉 | 烏來鄉 | 雙溪鄉 | 貢寮鄉 | 金山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