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劫机(Aircraft hijacking),也被称为飞行器劫持,即以武器或威胁等暴力手段劫持飞机的行為。另外“Hijack”一词泛指对船舶、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占领劫持。
目录 |
[编辑] 劫机的目的
有政治流亡、恐怖活动等目的意識明確的劫机行为,也有对交通工具自身有异常的兴趣,精神錯乱等引起的劫机行为。
[编辑] Hijack一词的由来
此词据说源于劫车大盗抢劫前假装成搭便车的路人,拦车前先假装友好,跟司机打招呼时说“Hi,Jack!”。后引申为劫持飞机,汽车等,日本由此派生出大量如,“Busjack”(劫公车)、“Seajack”(海劫)、“Carjack”(劫车)等和製英語单词。不过,在欧美也有描写劫持飞机的“Skyjack”(空劫)的小说存在。
此詞來源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即highway(高速公路)+jacker(劫持者)的結合。後來被廣泛使用於劫機、劫船以及劫車等各種交通工具上的搶劫事件。
[编辑] 主要劫机事件
1930年第一起劫机事件以来,1940年代后期 - 1950年代后期,社会主义国家逃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逃亡性质劫机事件多有发生。1960年代後期 - 1980年代前期,巴勒斯坦人民解放战线(PFLP)、日本赤軍、德國赤軍(BAF)等极左激进派组织了多起劫机事件。1990年代,中國大陸客機曾多次被劫持往台灣,近年来著名劫机事件有蓋達組織策划实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
[编辑] 事例
- 1947年7月16日:國泰航空一架租給澳門航空運輸有限公司的水陸兩用飛機,於澳門新口岸起飛後隨即被四名中國男子劫持,但遭遇乘客激烈反抗。最後劫機者槍殺機長,飛機隨即失控墜毀於九洲海海面上,做成機上22人死亡,只有一名劫機者生還。這次事件是史上首宗非政治劫機事件,亦是世上首宗導致墜機的劫機事件。
- 1970年由日本赤軍派策划的-{淀}-号劫机事件是日本最早的劫机事件。在这次劫机事件中日本的運輸政務次官被顶替当作人質,劫匪成功流亡北朝鮮,事件有众多未能得到解决。並且由於此事之前沒有關於劫機的处罚法律存在,暨此教训,日本设立了《劫机防止法》。
- 1970年9月6日:环球航空公司的 波音707型飞机、瑞士航空公司的DC-8型飞机LR・以色列航空公司的波音707型飞机、泛美航空公司的波音747型飞机,共计4机遭同時劫机。在乘机私服警備人員同劫機者展开枪战后,除以色列航空的飞机和未能着陸的泛美航空飞机以外,其余飞机在约旦的英国空軍基地强行着陸成功,事件发生不久不列颠航空公司遭劫机,于同一空軍基地强行着陸成功。着陸後、全体乘客被解救,3架飞机被同时爆破。这是一起由PFLP策划组织的,意在解救被关押战友的劫机事件。
- 1973年7月20日:自称“被佔領地的儿子”的巴勒斯坦游击队与日本赤軍的混成部隊劫持了阿姆斯特丹飞往東京的日本航空公司波音747型飞机、强行着陸于利比亚。人質解救後飞机被爆破、劫机者受政府默许逃亡成功。
- 1976年6月27日:特拉维夫飞往巴黎的法国航空公司139航班遭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阵线(PFLP)和巴德尔—迈因霍夫集团BAF合伙组织的劫机,途经利比亚,释放了除犹太人以外的人質後,于乌干达着陸。乌干达独裁者伊迪·阿明总统支持PFLP,将103名人質关押于机场候机厅。7月3日深夜、以色列特种部隊实施了称为“恩德培行动”的人質救援行动。有2名人质死亡,其餘人员全部救出。
- 1977年10月13日:西班牙領马约尔加島飞往法兰克福的德国汉莎航空公司615航班(波音737型)遭自称为黑色九月的德国红軍(BAF)和PFLP合伙策划的集团劫机,被迫于索马里着陸。10月17日,由慕尼黑惨案而設立的西德特种部隊国境第9警卫隊(GSG-9)通过突襲将人質全員解救。
- 1983年5月5日:後來被台灣稱為『反共義士』的卓長仁、姜洪軍、高東萍、王豔大、安偉建及吳雲飛等6人,自中國大陸劫民航機到南韓漢城,然後轉赴台灣。該航機原是由瀋陽飛往上海的中國民航296號三叉戟客機。機上有9名機組人員,96名乘客,其中3名日本人。
- 1985年6月14日:希腊雅典飞往意大利罗马的环球航空847航班(波音727型),在地中海上空飛行时遭兩名自称为伊斯兰激进派份子劫持、一名美国乘客遭射杀。此後、美国政府为报复此事件,将利比亚領導人卡扎菲住宅炸毁、其女儿在内的数名人员遇害。
- 1994年6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大陆)福州飞往廈門的中国南方航空班机遭劫机,劫机者要求飞往台灣。此後飞机被迫降落桃園中正国際机场,着陸后劫机者投降、被台灣政府逮捕。这起劫机事件目的被认为是政治流亡。從前一年(1993年)4月6日起開始至此,2年間前後共有12架次的中國大陸民航機先後被劫往台灣。
- 2001年9月11日:蓋達組織恐怖份子挾持美國聯合航空93號班機、175號班機及美國航空11號班機、77號班機對世界貿易中心、五角大廈進行恐怖攻擊,其中11號及175號班機先後撞上世貿大樓,77號班機則撞上五角大廈。93班機則因機上乘客及機組員的奮勇抵抗而在賓夕法尼亞州郊區墬毀,據信機上恐怖份子的目標是美國國會山莊或白宮。(詳見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
[编辑] 劫机防治对策
1970年代开始,激进派组织的劫机頻发,各国为应付这种情况,完善了机场保安系统,并创立了处理劫机事件的特种部隊。1980年代—1990年代劫机事件相对有所减少,但是2001年9月11日 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使得劫机防止再次成为世界性課題,各国机场开始彻底如:实施行李检查,乘客名单提交公安当局,严禁随身携带包括指甲刀在内的任何带刃金属物品,机内餐具全部塑料制,强化安全检查等措施进行预防。
[编辑] 中國大陆劫机浪潮
50年代到80年代期间,台湾中国国民党官方以巨额奖励鼓励大陆解放军劫持战斗机飞往台湾,这些劫机者被为“反共义士”,在国民党迁台后到1989年,先后有16名中共空军飞行员劫持13架苏制米格战斗机飞往台湾。 参看:主条目反共义士
- 劫持民航客机逃往台湾:
在90年代后,特别是在1993年,还出现了大陆劫机者将民用客机劫持飞往台北的“劫机潮”[1],在这一年内有数十次的劫机。劫机者中有中共统治下的贪官“领导”们劫机的,有犯罪分子因为被通缉希望到台湾能够减刑而劫机的,还有对中共统治不满的农民劫机的。这些人多数被台湾方政治保护,有少数被判服刑,也有个别别遣返大陆由中共处置的。
- 大陆劫机在九一一袭击事件之后
在2000年后,由于台湾本身的民主化,而且要遵守世界的秩序特别是“国际反劫机公约与国内法”,所以对大陆来的劫机者不再是以往那么热情了,因为劫机者有可能是恐怖分子,对劫民航客机者通常以“非法劫持客机罪”定罪,待服刑期满,以遣返方式送还给中共,由中共处置。对于“政治犯”,台湾方会给予保护,不会遣返给中共。
[编辑] 参考文献
- ↑ 1993年中国“劫机潮” - 十架被劫客机均飞往台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