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氯胺酮(ketamine),俗稱K粉、K他命、克他命或K仔,是一種很危險的精神科药物,它屬於非鴉片系麻醉科藥物。日常所見的氯胺酮產品的主要成份是盐酸氯胺酮(Ketamine hydrochloride),學名為2-(2-chlorophenyl1)-(methylamino)-cyclohexanone hydrochloride),化學式為C13H16ClNO・HCl。由於药理跟DXM、PCP很相似,對人类的副作用較為大,通常為兽医採用作麻醉用途。近年一些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中发现了K粉的滥用迹象。2001年5月9日,K粉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局列入二类精神药品加以管理。
目录 |
[编辑] 化学特性
氯胺酮的化学式是C13H16ClNO・HCl,分子量是274.19。CAS6740-88-1。 它在常温常壓之下呈白色粉末狀固体物質。溶點為266度、不燃性。pH值3.5~5.5、表示它的水溶液是酸性。
[编辑] 藥用功效
按药理学的分類,氯胺酮是一種分離性麻醉藥物。它透過對對大腦邊綠部的作用,影響大腦皮質層的選擇作用。在一般醫學用途裡,氯胺酮只會以水劑處方,作靜脈注射或筋肉注射,以不會以固態狀處方。屬於妊娠D類,在美國屬於第三類受管制藥物。在中國大陸,按第二類精神藥品管理,氯胺酮原料藥,只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藥品生產企業定點生產。
它可減弱呼吸抑制,從而使接受麻醉的病人可以自行呼吸。原理是透過刺激交感神經,從而使支氣管擴張及提升血壓。所以,對於有腦血管障礙、虛血性心臟病及高血壓患者應禁止使用。從外,若是大劑量使用的話,反而會抑制呼吸。這一點是必須留意的。
氯胺酮在人體內的代謝半衰期約為3小時。
为防止有可能给人体造成危险的药物被滥用,原属第二类精神药品的氯胺酮(包括其可能存在的盐及其制剂)被“升级”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
[编辑] 副作用
由於氯胺酮本身是一種分離性麻醉藥物,所以這類藥物所引起的副作用,也會在使用氯胺酮後出現。它會刺激嘔吐中枢、誘發病者嘔吐。
内臓に対する効果よりも体の浅層における麻酔効果が高く、麻酔から覚醒した後も鎮痛作用は持続している。
除此之外,氯胺酮亦會使病者發惡夢。然而,以上所講的,只不過是正常用途所引起的副作用。
根據香港於2005年所作的一項有關青少年濫用氯胺酮的研究顯示,長期吸食氯胺酮會對腦部造成永久損害。這些損害顯現出來的病徵主要如下:
- 對藥物有依賴
- 記憶力及智力衰退
- 說話迷糊、口齒不清
- 情緒不穩定
- 行動機能受損
- 呼吸/心臟機能受損
有一位18歲的女病人從中二開始吸食氯胺酮,而當醫護人員為她作智力測驗時,發現她的智力已下降至86,與醫學上對弱智所定義的70相距不遠,而正常人的平均智力應該有100。
[编辑] 濫用的方式
濫用氯胺酮,俗稱“拉K”或“索K”,因為毒癮深的吸食者多數會將粉末狀的毒品,並採取以鼻吸食的使用方式,利用截短了的飲管從鼻孔吸食毒品,以避過胃部消化液的破壞,而由鼻部微血管吸收。
吸收前的準備工作俗稱“炒K”,因為吸食者會利用硬質卡片將轉為粉狀的氯胺酮佈置成一直線。之後,吸食者會拿起裁剪成適當長度的吸管,一頭放進鼻子深處,一頭對準呈一直線的“K粉”,而後呼氣,再用力從頭到尾將一直線的“K粉”吸光。
[编辑] 濫用的後果
氯胺酮是一種分離性精神科藥物,它產生濫用的基礎就是靠這種藥物所產生的“分离性幻觉”(dissociative hallucinatory)作用。
濫用氯胺酮會引致後遺症,如:神智不清,嚴重則可以使中樞神經麻痺,繼而喪命。據反毒者的說法,即使服用劑量少,也會對腦部做成永久損害;不過有許多吸食者強調它只是软性药物。
氯胺酮經常是在世界各地的夜店,如舞廳、迪斯可、狂野派對場所內被人使用,使用後會使人對周圍環境失去警覺性。
由於其具有成癮性,長期濫用氯胺酮,有可能使吸食者陷入財政困難。在深圳地下市場,一包“K粉”可賣50元人民币,而在香港更可賣至80元港币。
[编辑] 如何求助
- 香港
- 香港現時沒有專門為濫用氯銨酮人士而設的輔導計劃,但有其他本地志願機構願意為一般精神科藥物濫用者提供幫助。求助者可參考本連結。
- 大陸
- 台灣
- 其他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