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首爾(韓語:-{서울}-),正式名稱為首爾特別市(-{서울 특별시}-),是韓國的首都,舊稱漢城、漢陽等,「首爾」是韓語「-{서울}-」的漢語譯音名稱。2005年1月18日,該市市議會正式通過把其市的中文名稱定為「首爾」,並把官方的所有出版物改用新名稱,但在部份漢語地區有一些人仍沿用「漢城」這個舊稱。
首爾 서울 |
||||
|
||||
國家 | 韓國 | |||
行政隸屬 | 首爾特別市 | |||
建城日期 | 西元前16年? | |||
現任市長 | 吴世勋 | |||
面積 | 605.77平方千米 | |||
人口 -總人口(2000年) -人口密度 |
10,373,234 17,124/平方千米 |
|||
位置 -經度 -緯度 |
126° 58' E 37° 33' N |
|||
氣溫 -全年最高 -全年平均 -全年最低 |
°C 13°C °C |
|||
市花 市鳥 市樹 |
連翹 喜鵲 銀杏 |
目录 |
[编辑] 城市中文名稱问题
首爾(서울),舊稱南京(남경)、漢陽(한양)、漢城(한성)、京城(경성)等。自從1945年二战结束韩国独立以後,当地民族情绪高涨[來源請求] 。1946年8月15日国家发布城市宪章,并将其首都改稱為서울(英文为Seoul),韓語是「首都」或「京城」的意思。根据韩语学家的解释,Seoul来自于古代新罗语Seorabeol(首都),后来演变成Selabel,最后变成Seoul[來源請求] 。
由于中国明清时期一直称为“汉城”,因此这一名称沿用了下来。因此,Seoul成为当时韩国国内唯一没有对应汉字名称的地名。中國大陸早期曾經根據韓語發音而音譯作“苏乌”,但其後跟隨其他華語地區,沿用這個城市在李氏朝鮮時的舊稱“漢城”。然而,其他语言都翻译成“Seoul”或类似的发音。最类似中文发音是 Se-wu-l。
這使日常溝通出現不少混亂,因為首爾市內有不少建築物分別使用“首爾”或“漢城”為名稱,但翻譯成中文之後,這些地方名稱會變得很相似。一個例子是:首爾市內同時有“漢城大學”、“首爾大學”及“首爾市立大學”。假若採用“漢城”作為 Seoul 的首都名稱,會使“漢城大學”及“首爾大學”兩家大學的譯名都變成“漢城大學”。後來,中國人根據後者的英文名稱,在其中文名稱加上“國立”二字作分辨。但其實,首爾大學在韓國的知名度比漢城大學高很多,而大學本身的中文出版物,亦自稱為“Seoul大學校”。但對於學校以外的機構,譯名的問題就給他們造成困擾。2004年,韓國曾經有人發起運動要求解散首爾大學,韓國多份主要報章由於不清楚中國對兩家“漢城大學”的區分方式,而多次在他們的中文版新聞中把首爾大學錯譯為“漢城大學”,而其企劃部的柳根培亦無緣無故被“轉校”成為漢城大學的發言人。
韓國政府從1992年起就一直在進行“서울”的中文名稱的制訂工作,擬訂的對應中文包括“首爾”和“首午爾”。2004年1月专门成立了“汉城中文标识改善委员会”来决定中文名称。经过层层筛选,2005年1月18日,該市市議會通過使用與“Seoul”發音相近的“首爾”作爲這個城市的中文名稱,並要求韓國政府公文、出版物、網站、機場和車站、公路路標的中文版本都使用“首爾”來代替“漢城”。這樣,具有500餘年歷史的“漢城”這個名稱開始成為歷史。改名的決定公布不久,香港及台灣的傳媒大部份已經轉用“首爾”這個新的名稱;中国大陆官方正式宣布了改名这个消息,但直至2005年底並不常使用“首尔”这个新名。不过在此期间,一些民办传媒及报刊先开始採用“首尔”,部分官方媒體(如新華網)也已經開始使用。還有一些處在過渡期,如寫成“漢城(首爾)”。2005年10月底,中国大陆多数政府机关、商业机关,以及许多媒体、出版物,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国中央电视台等已开始先后采用“首尔”这个名称,原名“汉城”不再使用。另一類似例子為1985年-{科特迪瓦}-(-{象牙海岸}-)政府要求世界各國人士稱呼其國名為-{科特迪瓦}-而非意譯之-{象牙海岸}-。
一部份中国大陆民众质疑市议会是否有权更改本国首都的汉语名称,並指如果韩国首都的中文译名改变,将使华人世界对于韩国首都的称呼造成混乱。中国大陆民众质疑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首爾”主要是根據現時漢語普通話的譯音,但漢字也是在漢語各方言間,以及韓、日、越南語的一些時候使用的,如果音譯的話,會造成很多使用漢字的地區對“首爾”兩字讀音發生混亂,如粵語讀爲sau2 yi5,和韓語讀音差別很大。而“首爾”兩字按韓語中漢字的讀音也成了「수이」(Su-i)。有人提出如果根據韓語서울採用漢字“西蔚”(韓語讀作서울,即Seoul)則不會有此問題,可以在使用漢字的地區和時間上保持一致。
一部份中国大陆民众认为此举说明韩国企图摆脱历史上中国文化的影响。然而,韓國方面對部份中國大陸民众的這種想法表示不解,韓國媒體並批評這種想法帶有政治企圖,是想製造中國介入北韓的理由。依照國際慣例,各國地名的中文翻譯,如該國有其要求,一般都給予尊重。另外根据中国地名委员会制定的《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第三条规定,各国地名的汉字译写,以该国官方文字的名称为依据。所以,使用“首爾”是符合这一通则的。
[编辑] 有關改名的趣聞
[编辑] 歷史
参见首爾歷史。
[编辑] 地理
首爾位於朝鮮半島的中部, 在漢江和南山之間。市內包有南山、仁王山等多座山脈。隨著時代的發展,首爾的都市區已經擴展到南山以北,漢江以南。而漢江以南的各個副都心新區,以前本來是京畿道的冠岳市和廣州郡所屬。首爾、仁川、議政府、水原的市區和鐵路早已經連成一片。
首爾屬於溫帶季风氣候,年平均氣溫攝氏11.8度,四季分明。春、秋季節少雨,氣候溫和。夏季受夏季風影響,高溫多雨。冬季比同緯度其他城市寒冷。
[编辑] 行政區域
首爾特別市由25個區(구)、15,267個洞(동)組成。“洞”相當於“村”或“里”。這一萬五千多個洞,又由112,734個“番地”(번지)所組成。有首爾地鐵作為大眾交通工具聯繫這些地區。
首爾的二十五個區的名稱分別詳列如下:(以韓語次序排列)
韓語區名 | 漢字區名 |
---|---|
강남구 | 江南區 |
강동구 | 江東區 |
강북구 | 江北區 |
강서구 | 江西區 |
관악구 | 冠岳區 |
광진구 | 廣津區 |
구로구 | 九老區 |
금천구 | 衿川區 |
노원구 | 蘆原區 |
도봉구 | 道峰區 |
동대문구 | 東大門區 |
동작구 | 銅雀區 |
마포구 | 麻浦區 |
서대문구 | 西大門區 |
서초구 | 瑞草區 |
성동구 | 城東區 |
성북구 | 城北區 |
송파구 | 松坡區 |
양천구 | 陽川區 |
영등포구 | 永登浦區 |
용산구 | 龍山區 |
은평구 | 恩平區 |
종로구 | 鍾路區 |
중구 | 中區 |
중랑구 | 中浪區 |
[编辑] 經濟
[编辑] 人口
10,373,234人(2000年12月末)。其中男性5,166,605人,女性5,144,709人。居留的外國人為61,920人,以中國人、美國人及日本人為主。
[编辑] 文化
首爾有眾多的文化機構。博物館機構有國立中央博物館、國立民俗博物館、世宗大王紀念館、戰爭紀念館、國樂博物館、樂天世界民俗博物館、三星出版博物館、韓國刺繡博物館、韓國泡菜博物館等100多家。劇場和美術館有世宗文化會館、國立中央劇場、國立國樂院、貞洞劇場、LG藝術中心、KBS廳、藝術的殿堂(劇場和美術館)、首爾市立美術館、德壽宮美術館、綜合美術館、朝鮮日報美術館、首爾畫廊、樂天畫廊等上千家。著名的電影院有CGV和Megabox。
[编辑] 旅遊
首爾(汉城)是李氏朝鮮500年間的都城,有眾多古跡。朝鮮王朝時代的宮殿、宗廟和其他建築有:景福宮、昌德宮、秘苑、昌慶宮、慶熙宮、德壽宮、雲峴宮、宗廟、社稷、成均館、南大門、東大門、漢城城牆、南漢山城、北漢山城、貞陵、洪陵、宣靖陵、獻仁陵、泰康陵等等。
其他古跡有夢村土城、風納土城、嵯峨山城、死六臣墓、奉恩寺、奉元寺、曹溪寺、獨立門、明洞天主教堂等。
公園和旅遊設施有西大門獨立公園、獎忠壇公園、塔洞公園、樂天世界、孝昌公園、南山谷韓屋村、汝矣島公園、南山公園、奧林匹克公園、社稷公園、龍山家庭公園等。
自然旅遊景點有北漢山國立公園、國立森林園、洪陵樹木園、水落山、仁王山、冠岳山、栗島候鳥棲息地。
著名的時尚購物中心為明洞、梨泰院、狎鷗亭洞。古董和特色商品集中在仁寺洞、黃鶴洞和長漢坪。南大門市場和東大門市場是最大的綜合貿易市場。
首爾塔與63大廈是首爾著名地標,近年落成的世界貿易中心與COEX商場則是首爾的人氣熱點。2005年完成修復工程的清溪川成為首爾市中心的休憩地點。
[编辑] 教育
- 首爾大學
- 延世大學
- 高麗大學
- 成均館大學
- 慶熙大學
- 弘益大學
- 韓國外國語大學
- 梨花女子大學
- 淑明女子大學
- 漢城大學
- 東國大學
- 建國大學
- 檀國大學
- 聖公會大學
- 韓國中央大學
- 韓國放送通信大學
- 西江大學
- 首爾市立大學
[编辑] 體育
- 首爾綜合體育場
- 國技院
- 蠶室綜合運動場
- 蠶室綜合體育館
- 蠶室棒球場
- 首爾奧林匹克公園
- 首爾世界杯競技場
- 東大門運動場
- 東大門棒球場
- 獎忠網球場
- 安養綜合運動場 (位於京畿道安養市)
- 亚洲冰球联赛
- FC首爾
[编辑] 著名人物
[编辑] 友好城市
[编辑] 外部連結
|
||||||||
|